水泥回轉窯生料入窯分解率是衡量分解爐運行正常的主要指標,入窯分解率是指生料經過分解爐及下級預熱器后,在入窯之前分解成氧化物的碳酸鹽占總碳酸鹽的百分比。
對于沒有分解爐的旋風預熱器窯,生料有20%~40%在入窯前分解;若上升管道點火可以加大到60%~70%;增加分解爐后,入窯生料應有90%以上的CaCO3分解成CaO。如果此數值偏低,勢必加重窯的負擔,而且由于窯的傳熱效率遠不如分解爐,不僅熱耗增加,窯的產量也無法提高。
該指標并非是操作的考核指標,但它是為穩定回轉窯系統運行、降低熱耗所必須掌握的。因此,在抽樣檢測頻次上,應以滿足中控室操作需要為目的。如果全系統穩定,并分解率始終很高,頻次可以減少,每班一次、甚至每天一次均可;如果水泥回轉窯窯的操作不夠穩定,操作員可以要求化驗人員增加檢驗次數,為操作員提供更多的判斷依據。
正常水泥回轉窯入窯分解率的范圍
根據目前分解爐的性能越發完善,也根據對分解率的實際控制能力,建議生料入水泥回轉窯窯分解率控制范圍為90~95%為宜。分解率過低,沒有充分發揮分解爐的作用,加大窯內負擔,對增產與節能都不利。但如果分解率過高,使剩余不足5~10%的碳酸鈣也在分解爐內完成分解,就意味著爐內的吸熱反應完成,有可能緊接著發生水泥硅酸鹽礦物生成的放熱反應,這本應在窯內進行的燒結反應,在水泥回轉窯分解爐的懸浮狀態中是無法承受的,**勢必在分解爐及預熱器內發生災難性的燒結堵塞。應該說,正是這個5%尚未完成分解的生料阻止了完成分解后的溫度劇升,那種想象進一步提高入窯分解率,便可以挖掘提高水泥回轉窯設備窯產量的潛力,將是很危險的。
水泥回轉窯:http://www.hxjq.cn/54.html
提高入窯分解率:http://www.hxpsj.cn/hzy/hzy-569.html